走进杭州滨江区浙江普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议室,有一面“特殊的照片墙”。说起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,毛江森院士感慨万千。
△这就是中国第一张甲肝减毒活疫苗照片
1978年,祖籍在衢州江山的毛江森从甘肃调回浙江,到省卫生实验院工作。在宁波、绍兴等农村经过半年的调查后,他决定将甲肝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,这一研究,就是十年。1988年上海“甲肝暴发”,仅一个月就有32万人集中发病,病情迅速蔓延至江浙一带。也就在这一年,“苦战十年”的毛江森和他的团队成功培育出了甲肝减毒活疫苗毒种。三年后,疫苗正式进入临床推广。
△院士毛江森接受本台记者采访
毛江森说,这些就像冥冥之中有一种使命在召唤。
“研究比我们早的是美国,美国甲肝是十万分之五,我们是十万分之两千,太严重了。应该说也是一种使命,我们现在证明,打一针我们的疫苗,它的抗体可以持续17年以上。”
甲肝疫苗成功问世让毛江森成了医学界名人,而随后一场“以技术换股份的变革”让他再次引发全国关注。
1998年,浙江在全国率先颁布《浙江省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若干规定》,允许高校、院所科技人员办企业,转化职务成果,推行技术入股。两年后,省政府决定对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普康生物科技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,时任医科院院长的毛江森以甲肝疫苗研究成果作为技术入股,获得了千万元的高额股份,成为中国科技入股第一人。
“开始呢政府派了一个工作组,他们设计了一个方案。我当时是3000万股,是最大的股东,我没同意。他们说是为了上市,我宁愿不上市。坚持全民持股,都是大家一起做出来的。”
在毛江森的一再坚持下,政府最终同意他从3000万股股份中拿出800万股分给医科院的员工,实现全民持股。
甲肝疫苗投产第一年,出厂价一盒为12元,全国销量供不应求。当时曾有人提议,价格可以稍微调高,但在毛江森看来,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,应该让每一位百姓都能享受到医学成果,在那个所有东西都涨价的年代,疫苗价格坚决不涨,反而从12元降到了10元、8元。
毛江森说,自己忘不了当时在贵州一位老农带着孩子来打疫苗的情景。
“父亲靠贩卖柴火维持家里孩子的生活,他就带着两个孩子打疫苗,不是要付钱么,他就从口袋里拿出一把,一毛一毛五分的钱,我眼泪都流下来了。我们这个疫苗要降价更不允许涨价。我的父母亲都是农民,当年120个新生,家庭出身是农民的我是唯一。这一个农民的儿子是120个人里头,第一个被选为院士的,我替农民争气。”
△公司取名为“普康”——毛江森说就是要让普天下百姓健康
目前,浙江普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已出口印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菲律宾、泰国等多个国家,在国际市场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,造福大众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。而85岁高龄的毛江森仍然心系科研一线,依旧执着疫苗研究。
“我的使命为在中国消灭甲肝而奋斗。我们还是有一些项目在研发,比如疫苗类,流感疫苗类的,成功以后还是要按甲肝疫苗的分配方式,我尽力而为,尽力用好这么好的疫苗,推广好。”
△毛江森心系科研一线,观察指导
△公司取名为“普康”——毛江森说就是要让普天下百姓健康
如今,以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的改革在中国全面推开。作为技术入股第一人,毛江森见证了中国科技体制变革的历程。用毛老自己的话说,研究甲肝发展的四十年正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,或许也因为这一“巧合”让获得学术成功的他对知识与财富的把握更具时代特征。
“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消灭甲肝铺平了道路,而我是有机会来执行这个政策,有创新贡献应该有应有的报酬、报答。这个办法已经普及了,全国都在推。”